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重點背誦點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重點背誦點

前言

之前寫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思維導圖,但是太過於大而全了,感覺一口啃不下。於是決定先背重點。

原本打算另寫一章,但是發現容易喪失整體性。於是乾脆在【考研政治】馬克思(思維導圖)的基礎上講重點。

根據【2021考研】政治做題策略,從考試內容推導到背誦內容。

筆記

整體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考試內容是4個單選、4個多選和一個分析題。單選有三個考馬哲,一個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多選有兩個考馬哲,兩個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分析題考馬哲;

單選題

主要背誦馬克思主義基本概念、馬哲的哲學流派、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唯物論的基本概念,以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的基本概念。重點背馬哲部分。

多選題

和單選類似,但是需要把一半內容用來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的基本概念。因爲多選這部分考兩道題。

分析題

分析題需要把握分析框架,馬哲中有兩個分析框架,一個是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一個是認識論的認識過程和認識目的。

不過使用這兩個分析框架需要理解唯物論中的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理解辯證法中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

此外

馬克思主義的內容是相互聯繫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概念同樣需要理解,有助於學習毛中特和思修。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概論

理解部分

意識觀

意識的形成的三個階段:生物刺激感應——動物感覺心理——人類意識(勞動決定、語言促進)。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尊重客觀規律性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

①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承認規律的客觀性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運用客觀規律的條件。

③實現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④二者割裂導致三種錯誤:

a.唯意志論——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貶低客觀規律性的主觀唯心主義。

b.機械論——貶低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客觀因素絕對化的機械唯物主義。

c.宿命論——抹煞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客觀因素神祕化的客觀唯心主義。

唯物辯證法

普遍聯繫。聯繫的特點:是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條件性。

永恆發展。發展的實質: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生事物不可戰勝;

三大規律內在聯繫

  • 對立統一規律回答了「事物爲什麼會發展」的問題,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原因和動力」
  • 量變質變規律回答了「事物怎樣發展」的問題,揭示了事物發展的「過程和狀態」
  • 否定之否定規律回答了「事物往哪裏發展」的問題,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歸宿」

認識論

實踐的本質: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的物質活動(即有意識的物質性活動)。

實踐的基本類型

①物質生產實踐是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同時生產和再生產社會的基本經濟關係,由此決定着社會的基本性質和麪貌,是其他一切實踐活動的根本前提。

②社會政治實踐是改造社會關係的實踐活動,表現爲社會交往和政治活動。在物質生產基礎上,人們形成了複雜的社會政治與公共關係,調整和處理這些社會關係的活動,是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所必須進行的實踐活動。

③科學文化實踐是創造精神文化產品的實踐活動,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最重要的形式有科學、藝術、教育等。

實踐與認識的關係: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

認識的過程:

「兩次飛躍」:認識的過程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如此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辯證發展過程。

第一次飛躍是指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以透過現象把握本質。

第二次飛躍是指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講究實事求是,量體裁衣,因地制宜,與時俱進。

認識的目的(真理論、價值論)

真理論: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係、真理和謬誤的關係、實踐是真理標準;(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相互裝換)

價值論: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追求真理和實現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兩大主題。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大原則。 在人類活動中,真理原則要求人們無條件地接受客觀狀況,價值原則則允許人們根據喜好和利益作出選擇。追求真理和實現價值對人的活動具有矛盾的導向。

真理、客觀規律性、物質、靜止、聯繫、機械式組織、絕對真理、教條主義、必然王國、規律性、量變、反映性

價值、主觀能動性、意識、運動、發展、有機式組織、相對真理、經驗主義、自由王國、能動性、質變、創造性

歷史唯物論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由自然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等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構成。社會存在最本質的內容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包括社會意識形式、社會心理和自發形成的風俗、習慣。

image-20201105093012182

生產力與生存關係

生產力的基本要素:I.實體性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II. 智能性或滲透性要素,包括科學技術、勞動組織和生產管理等。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產關係的基本要素:生產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人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以及產品分配關係三個方面,它們體現在社會生產全過程,即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中。在生產關係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決定性的因素,是區分不同生產方式、判定社會經濟結構性質的客觀依據。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經濟基礎: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實質是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質社會關係。

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政治制度、組織和設施。

image-20201105093600569

社會基本動力體系

  • 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 社會基本矛盾是指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

    • 社會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會矛盾的根源,規定和制約着社會主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社會主要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的具體體現。

  • 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 階級本質上是經濟地位不同的社會集團。

    • 階級鬥爭是階級利益根本衝突的對抗階級之間的對立和鬥爭。

  • 社會革命、改革和科技革命是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動力

背誦部分

對立統一規律

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的辯證關係(辯證認識的實質)

  •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既相互鬥爭,又相互依存、相互滲透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 ②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辯證關係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矛盾時,必須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這就是辯證認識的實質。

  • ③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就是用聯繫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特別是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不僅揭示了事物聯繫的實在內容,而且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矛盾着的對立面又鬥爭、又同一,由此推動事物的發展。

  • ②矛盾雙方的同一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

    • 相互依存

    • 相互利用

    • 相互轉化

  • ③矛盾雙方的鬥爭性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

    • a.促進事物的量變。

    • b.實現事物的質變。

  • ④全面把握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的重要意義

矛盾轉換理論

  • 矛盾推動事物發展是通過矛盾的轉化實現的。
  • 矛盾轉化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
  • 矛盾的轉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 創造有利條件促使事物向進步的方向轉化是主體的任務。
  • 否認轉化是形而上學,不講條件是唯心主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 矛盾處處存在,所以矛盾具有普遍性

  • 雖然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事物、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矛盾

  • 由於矛盾的特殊性,解決不同矛盾有不同的方法。

兩點論與重點論

  • 兩點論就是要同時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間的辯證關係,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

  • 重點論就是在看到兩個方面的同時,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爲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不要把兩者等量齊觀,更不能主次顛倒。

對立統一規律其實和中庸十分相似,把正和反、好和壞等一分爲二,然後求同存異。歷史唯物論告訴我們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進步的動力,而對立統一規律恰好可以幫助我們分析矛盾是什麼,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對立統一規律幫助我們分清敵我,在社會主義建設階段對立統一規律幫助我們認識社會的主要矛盾。

對立統一規律告訴我們矛盾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甚至相互轉換。認識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們可以用兩點論和重點論來辨別矛盾,甚至針對性地轉化矛盾。

對立統一規律用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也很有效。

認識論

認識的本質: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實踐的本質: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物質活動

實踐與認識的關係: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

認識的過程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如此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辯證發展過程。認識的第一次飛躍是指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以透過現象把握本質。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是指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講究實事求是,量體裁衣,因地制宜,與時俱進。

認識的目的是真理和價值。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大原則。 在人類活動中,真理原則要求人們無條件地接受客觀狀況,價值原則則允許人們根據喜好和利益作出選擇。追求真理和實現價值對人的活動具有矛盾的導向。

對立統一規律幫助我們認識矛盾和處理矛盾;認識論則是幫助我們理解認識,並指出了認識的反覆性和無限性,認識在第一階段是看透現象把握本質,認識的第二階段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在產學研的過程中就是如此,研究就是認識的第一次飛躍,研究成果的使用就是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馬克思主義就是第一次飛躍,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就是第二次飛躍。第一次飛躍是總結本質,第二次飛躍是實事求是。

總結

單選和多選考點很廣,所以這裏就不贅述;這裏的筆記寫了兩個方面,一個是理解部分,一個是背誦部分。

目前只是串一下內容,對考試沒有幫助,考研政治性價比最高的做法應該是考前半個月一直刷題,靠臨時記憶。平時留個印象就好。因爲我是學計算機的,又不是學哲學的,沒有那麼多時間用於記憶。

馬克思主義部分對我而言,在考前的兩個星期之前就是背整體概念和對立統一規律,這樣節約時間。最終考研政治就靠最後的兩個星期。【因人而異,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學習方法】

更新地址:GitHub

更多內容請關注:CSDNGitHub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