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軟件價值觀

從單個計算機到互聯網

在中國大陸,計算機有一個更爲形象的名字,電腦。從字面能夠看出,它是一件幫助人類進行思考的機器。但決定計算機思考什麼,如何進行思考的,就是程序。 把人類腦殼中的可重複的、機械性的腦力勞動,變爲機器可重複執行的程序,這個過程就是軟件過程。前端

在計算機誕生之初,它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科學計算,也所以得名計算機。能夠想象,一個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是有限的,但有了計算機網絡,使得成千上萬,乃至上億的計算機能夠協同工做,並造成更大的計算能力,也就爲解放人類機械性腦裏勞動,帶來了想象空間。計算機也從科學家手裏,走進了現在的日常百姓家。程序員

要讓計算機爲普通百姓服務,從衣食住行醫多方面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其先決條件是信息化。信息化,是將一件事情或者一個物品或者一個時間或者定量貨幣,以數字化的方式精確量化下來。隨着計算機硬件的不斷髮展,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成本逐步下降。從而,人與人的通訊、交易過程方便的能夠信息化,並在此基礎之上造成現在的各類面相我的的互聯網產品:例如,社交應用、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我的信貸平臺。數據庫

現今的互聯網特徵

如今的互聯網公司是以輕資產行業——除了計算機及網絡自己,不須要其餘生產工具的行業——爲切入點,以數字化逐步改變了人的溝通方式、人的消費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後端

現在互聯網公司廣泛具備如下三個特徵:微信

  1. 輕資產距離實體經濟較遠不管是蓬勃發展的社交應用(微信、微博),電子商務平臺(淘寶、京東),仍是我的金融(P2P金融),都遠離消費品製造自己。即使是電商平臺,與實體密切相關的是自身倉儲信息化,物流環節則是和合做夥伴公司進行信息系統對接。電商平臺,繞開了消費品誕生最爲複雜的生產製造環節。網絡

  2. 經營虛擬對象不管是淘寶、或者大衆點評,在顯而易見的商業交易背後,有着對我的主觀感覺、人際關係這些虛擬概念的經營,並將其與商業過程進行良好無縫的融合,促進我的消費市場生態的良性發展。即使像是百度、谷歌這樣的搜索行業寡頭,也是以廣告、產品推廣做爲盈利模式,根本上仍是經過技術手段儘量拉近買賣雙方的距離。架構

因此,互聯網公司的生產資料是一些看不見、摸不着的「關係」,這也致使了互聯網所極力倡導的用戶體驗,快速交付。由於這些生產資料,任何一家公司均可以觸手可及,惟有不同凡響和貼心,方能得到用戶的長期青睞。框架

傳統行業的企業信息系統

在傳統行業裏,有三大社會基礎設施類行業的系統建設規模較大,它們是金融、電信、能源行業,每一個企業所擁有的應用系統數量是成百上千,單個企業所使用的計算機規模也在數萬至百萬,或者更多。運維

放眼傳統金融行業,例如銀行、證券、保險等細分行業,信息系統也是企業的核心生產工具。與第三方支付平臺不一樣,商業銀行有着社會基礎設施的不可替代性,致使了其信息系統建設理念與互聯網公司有着天壤之別,由於數據既是貨幣,全部交付行爲都經過系統完成,因此其宗旨是在以帳務爲核心的會計準側下,確保穩定、可靠零差錯。工具

電信、能源,都是以國家級重資產投資爲核心的基礎行業,其業務模式較爲穩定,行業競爭性弱,主要受國家政策影響大。這類行業的信息系統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重資產(數億計的電信設備、電力設備)的信息化管理維護,面向我的與企業的業務營銷,帳務覈銷。

爲何其餘諸如工業製造行業的大公司(好比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德國大衆汽車)信息系統並無獲得普通大衆的關注呢?一個重要緣由就是實體自己對一個行業業務模式變化的牽制做用。以汽車製造爲例,其主營業務是設計和製造整車,信息系統的主要做用是一方面對物料、排產、供應鏈進行管理,另外一方面對主營業務起支撐或者提升跨部門、供應商協做效率的做用。能夠想象,並不會由於IT系統的一次變動上線,就直接誕生一個汽車的新產品,但頗有多是打通了來自於最終用戶的個性化訂單這個渠道。但在現在的互聯網行業,一次IT系統變動上線,就可能具備行業的顛覆性。

面對實體經濟,面對工業製造行業,信息系統並不能像互聯網同樣,具有核心生產工具的地位。工業4.0和物聯網,所涉獵的信息系統變革,其效果是加快企業對市場、對最終用戶使用效果的感知,加快企業內外部實體多維度狀態的感知,提升企業內部和上下游廠商的協做效率,從而總體提升社會實體經濟的生產效率。

重視軟件交付過程

一般一個具備人機交互功能(也就是帶可視化操做界面)的企業信息系統,稱之爲應用系統。一個最簡單的應用系統會包含前端可視化操做界面(Web)、後端業務邏輯(Service)、底層數據庫(Database)以及存儲(Storage)三個組成部分。將這樣一個應用系統交付給企業內部的員工進行使用,以傳統的軟件工程方式進行建設,須要通過軟件生命週期的六大階段:需求分析、架構設計、編碼實現、測試驗證、上線運行、後期維護。

對於複雜的應用系統,架構會變得更加複雜。這二者之間的差別,有着相似單間平房與摩天大樓的區別。其建設方法,製造工藝,也有顯著區別。

對於一個複雜應用系統,可能由不一樣的團隊協做完成。這和建築行業有負責基建、負責內部裝修的不一樣工程承包商相似。每一個工程分包團隊只完成其專業領域的那部分,工程總體由總承包商進行統籌管理。

對於一個複雜應用系統,可能採用一些通用的技術組件。這和建築行業有不一樣標號的水泥,螺紋鋼筋、光圓鋼筋等不一樣規格相似。物料供應商則根據國際國家標準進行批量標準生產。在IT行業,這種通用組件則被稱爲中間件或基礎軟件。它的通用性並無國際國家的強制標準,通常都以某一產品領域寡頭的實施標準做爲參考依據。

而被非IT行業所廣爲熟知的程序員,則是編碼實現這一環節的生力軍,這一環節負責把業務需求變爲代碼,從而實現系統的業務功能。不爲人知的架構師,則須要從業務需求、功能開發、測試驗證、後期運維等多角度肯定系統的基本框架,猶如肯定一幢高樓大廈的主體結構。

能夠發現,人是信息系統的製造者,不一樣資歷的從業人員,所交付的信息系統質量會有所不一樣。這相似實木傢俱的手工製做過程,不一樣技藝的工人,所製做的傢俱精緻程度不一。

雖然能夠有方法論、軟件工程學來指導和規範軟件交付的過程,但軟件最終是爲一個企業或者組織提供相匹配服務,不一樣的行業特徵、不一樣的信息技術發展時期、不一樣的組織結構、不一樣的系統建設方式,致使了世界上找不到兩個如出一轍的最終交付使用的信息系統,就比如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如出一轍的樹葉。

軟件價值觀

  • 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的系統做爲生產工具,通常都由本身員工進行開發、測試、維護。對外採購行爲大多集中於主機、網絡、存儲等硬件設備。對於系統建設的理念是自主可控,爲的是擁有極佳的業務變動適應性。另外,從互聯網公司的業務視角出發,其信息系統能夠根據行業特徵進行優化,通常不採購上文所提到的中間件或者基礎軟件,大多使用免費開源的軟件框架。

  • 傳統行業

    傳統行業的信息系統,做爲業務支撐平臺,通常都以自有信息化部門牽頭招標,以對外採購軟件產品配合系統集成商服務,對中間件產品進行二次開發,從而實現業務功能的交付。企業主體一般不具有自開發能力,依賴於外部資源。從軟件生命週期角度,開發、測試、運維三大團體也頗有可能分屬不一樣的集成商,甚至是外包人員。

  • 投資構成比較

    以一樣的投資成本,互聯網公司願意使用零成本的開源中間件和100%的人力成本,進行系統建設。而傳統企業,則會使用90%以上的投資進行對外產品和服務採購,餘下的10%則做爲甲方的信息化辦公室團隊人員成本。

即使是互聯網公司所提出的去IOE(IBM, Oracle, EMC)口號向傳統行業蔓延,但傳統行業所須要的人才儲備卻遠遠跟不上轉型須要。

信息技術的社會價值

  • 互聯網+/ 工業4.0

    對於傳統行業,「互聯網+」或者「工業4.0」更多層面是引導以信息化優化生產過程,提升生產效率,不可能也不能照搬互聯網以計算機系統做爲生產工具的行業模式。

  • 「大衆創業,萬衆創新」

    輕資產的互聯網經濟,已經被髮展十餘年擁有雄厚資金實力的互聯網公司所操控。新想法,新創意能夠被他們輕易複製和超越。

    創業和創新的社會環境,面對普通大衆,也許成功的只有彩票級的機率吧。

  • 社會老齡化與延遲退休

    中國社會老齡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致使的問題是社會青壯年所創造的社會財富沒法供養不參與社會勞動的老年人。

    直觀的作法是以勞動人口數量直接來彌補社會勞動力的缺失,以創造足夠的財富供養老人。

    中國勞動人口基數龐大,若是信息化手段可以提升社會生產效率,也許可以下降延遲退休政策所引發的羣體排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