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2: 1.3 如何形成一個組塊?

week2: 1 Chunking—The Essentials

1.3 How to Form a Chunk

在本節中,我們將向你介紹,關於如何建立組塊的背景知識。如果你要學習彈奏一首頗有難度的吉他曲,你腦中關於這首曲子的神經表徵,可被看作是一個巨大的組塊。首先你會聽這首曲子,甚至你會看別人彈奏這首曲子,特別在你是初學者,還在學習持琴姿勢的時候。對於大多數項目或技能來說,要初步瞭解其模式這點是非常相似的。你通常需要將曲子的一小部分轉化爲一個小的神經組塊,之後再將這些小組塊組合起來形成大組塊。比如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你就能流利地彈奏一個樂段。而當你掌握了很多樂段之後,你可以將這些樂段連起來。對,把全部樂段連起來,你就能彈奏一首完整的樂曲了。

在學習一項運動的時候,比如籃球,足球,高爾夫,你要掌握所需的各種各樣的技能。你在創造小的神經組塊,以便之後能夠將這些小組塊組合成大組塊,之後再將這些大組塊組合成更復雜,更大型的組塊。你隨時都可以使用它們,比如你可以在踢足球時使用停球技巧,控制朝你輕輕旋轉滾來的足球。最好的組塊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你甚至不需要有意識地,去將儲存在腦中的模式連接起來,而這也正是將複雜的想法,動作和反應,組成一個單獨的組塊的意義所在。

你可以在學習語言時體會到這點。最開始說的一個簡單單詞,其中的細微差別,語調和口音就已經需要很多的練習了。即興造句需要有創造力地將新語言中,各種複雜的小組塊和較大組塊聯繫起來,爲了清晰地表達我的意思,試着重複印度卡納達語的繞口令吧。

大家好,我是Shilpa,Konkani,我的母語是卡納達語,它是印度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我將與你們分享一個卡納達語的繞口令,現在我們進入正題,Terikere yri male muru kari kurimari meyuthiddavu,有一定難度,對吧?除非你的母語是卡納達語,大意是,塔裏凱雷鎮的水井旁放養着三隻黑色的羊。

語言的學習就是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數學和科學也是同樣的方法。當你學習新的數學或科學知識時,你會看到一些例題和解決方法。那是因爲,當你首次嘗試解決問題時,你會有很強的認知負荷,而示範性的例子則能在你起步時幫助理解,就像你在彈奏曲子之前先聽一聽這首曲子一樣。問題的解法通常都很詳細,而你只需要想通每個步驟之間的聯繫,它們可以幫你發現問題的重點和隱含的原理。當運用數學和科學的例題來幫助我們形成組塊時,一個顧慮是我們會過於關注某一個單獨的步驟,而忽略步驟之間的聯繫。也就是說我們忽略了,爲什麼接下來就該進行到這個步驟這個問題。

所以一定要記住,我們不能千篇一律地像服從命令那樣重複例題中的解法,而是要把這些解法當作你到陌生地方旅行時所用的地圖。使用地圖時你要時刻關注周圍的變化,不久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可以獨立到達目的地,甚至你會找到抵達目的地的新方式,接下來我們會講到組塊形成的實際步驟。

[背景音樂]
Coursera,Global,Translator,Community,#嘿,小女孩,有時你會覺得很艱難,但風暴會很快過去,院子裏又有你玩耍的身影,嘿,小女孩,有時你會覺得很難過,但一切並沒有那麼糟,那只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背景音樂]

這節課,我將帶領你瞭解建立組塊的一些基本方法,每一種方法都不盡相同。從歷史角度來看,「組塊」的概念和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它和化學中的「組塊」或是空手道中的「套路」就大相徑庭。我在這裏講解的組塊化,更多的偏向於意識層面而非肌體活動,但是你會發現這兩種不同的形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因此,無論你學習的東西是精神上的還是生理上的,你都會得到一些啓發。

組塊化的第一步,便是對你想要組塊化的信息全神貫注。如果你正開着電視,或是每隔幾分鐘就檢查,回覆手機或電腦上的消息,這些都會增加你建立組塊的難度,因爲你的大腦並沒有完全投入到新信息的組塊化中去。當學習一些新東西時,你會建立新的神經模型,然後把它和之前存在的模型聯繫起來,並且散播到大腦中的各個位置。打個比方,你的思維就像是章魚的觸角,當其他的事情佔用有限的工作記憶時,它就無法觸及到新知識的各個方面
這裏寫圖片描述

組塊化的第二步,要求你對建立組塊的對象有基本的理解。無論是理解概念性的知識,如大陸漂移學說(Continental Drift),還是尋找故事中不同情節間的關聯,或是弄明白經濟學中的供求關係,抑或是領會某種數學問題的本質。通常同學們都可以自然而然地領會所學內容的大意,弄明白老師到底講了什麼,或者,如果他們願意輪流使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來幫助思考,他們至少可以理解老師講的大意。理解就像是強力膠,將潛在的記憶痕跡粘合在一起,它可以建立起一大圈記憶痕跡,並和其他痕跡鏈接起來。
這裏寫圖片描述

你可以對沒有理解的知識建立組塊嗎?可以,但它們通常是無用的組塊,無法融入或者與你學習的其它材料相結合,認識到如何解決一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你沒有必要爲自己能夠輕鬆回想起的內容建立組塊。不要把類似「啊哈」這樣的小結論和紮實的專業知識搞混,這就是你能理解老師在課上所講授內容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你在初次學習後沒有及時進行復習,而等到考試之前再複習,你就會覺得這些知識難以理解了。
這裏寫圖片描述
對於數學和科學的相關學科來說,關上書本,檢測自己,能夠幫你檢驗那些你以爲已經明白了的問題;並且能夠加快你的學習速度。你應該明白,當你能獨自完成某件事時,你纔是真正掌握了它。許多事情都是這個道理,就像你只是看別人畫畫,並不代表你也能畫出來,僅僅聽別人唱歌並不能使你擁有同樣的唱功和洪亮的嗓音,僅僅聽別人唱歌並不能使你擁有同樣的唱功和洪亮的嗓音。某件事如果你只是在看,或者就算理解了如何去做,也不代表你能真正做到,只有在你自己實際操作和完全掌握的情況下才能建立起神經模型。

建立組塊的第三步,是獲取背景知識。這樣你就不僅知道如何使用組塊,還明白應該什麼時候用它。背景是指超越最初的問題,看得更寬更遠。不斷重複和練習相關的或是不相關的問題,這樣你就能知道何時該使用組塊,何時不使用它,這樣做能幫你認識新建立的組塊是如何融入整體框架的。
換句話說,在你的問題解決策略工具箱中有一件工具,如果你不知道何時該用它,它對你來說意義就不大。最終,練習能幫你拓寬組塊連接的神經網絡,並確保它們不僅僅是牢固的,而且能夠通過不同的途徑進行訪問。
這裏寫圖片描述
正如圖中所示,學習由兩部分組成,由上而下的認識以及由下至上的組塊化。由下至上組塊化的過程中,練習和重複能夠幫助你建立和強化每一個組塊,這樣你就可以在任何需要它的時候使用它。當然,由上而下的方法,能夠讓你清楚地看到你正在學習什麼以及它適用於哪裏。就完全掌握學習材料而言,這兩個過程都非常重要,背景認識就是這兩個過程的交匯處。特別說明,組塊化包含一種方法,即在學習中解決特定問題的方法,背景認識意味着學會在特定的時候使用正確的方法。
這裏寫圖片描述
在真正的閱讀之前,快速瀏覽書中某一章的圖片以及小標題,能夠幫助你知曉大意。聽那些有嚴謹層次結構的課程,可以幫你弄清楚應在哪裏建立組塊,可以幫你弄清楚應在哪裏建立組塊,以及如何把不同組塊聯繫起來。

就像你看到的這幅描述一個人坐在車裏的圖片。在看書前先弄清楚大意或書中的觀點,它們是引言的關鍵部分,或是書本章節大綱、流程圖、圖表或是概念圖。一旦完成了這些,再瞭解具體的信息,就算在最後遺漏了一些讓你疑惑的部分,你依然可以理解主要部分。好了,最好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時候建立組塊,理解基本的含義,通過練習來真正掌握知識,並對情境有個大致瞭解。以上都是建立組塊的一些基本步驟,你可以把「組塊」融入到你正在使用的學習方法中去。更多的內容,下節課繼續。
這裏寫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