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SortShuffleManager 運行原理

SortShuffleManager運行原理

SortShuffleManager的運行機制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普通運行機制,另一種是bypass運行機制。當shuffle read task的數量小於等於spark.shuffle.sort.bypassMergeThreshold參數的值時(默認爲200),就會啓用bypass機制。

普通運行機制

  下圖說明了普通的SortShuffleManager的原理。在該模式下,數據會先寫入一個內存數據結構中,此時根據不同的shuffle算子,可能選用不同的數據結構。如果是reduceByKey這種聚合類的shuffle算子,那麼會選用Map數據結構,一邊通過Map進行聚合,一邊寫入內存;如果是join這種普通的shuffle算子,那麼會選用Array數據結構,直接寫入內存。接着,每寫一條數據進入內存數據結構之後,就會判斷一下,是否達到了某個臨界閾值。如果達到臨界閾值的話,那麼就會嘗試將內存數據結構中的數據溢寫到磁盤,然後清空內存數據結構。

  在溢寫到磁盤文件之前,會先根據key對內存數據結構中已有的數據進行排序。排序過後,會分批將數據寫入磁盤文件。默認的batch數量是10000條,也就是說,排序好的數據,會以每批1萬條數據的形式分批寫入磁盤文件。寫入磁盤文件是通過Java的BufferedOutputStream實現的。BufferedOutputStream是Java的緩衝輸出流,首先會將數據緩衝在內存中,當內存緩衝滿溢之後再一次寫入磁盤文件中,這樣可以減少磁盤IO次數,提升性能。

  一個task將所有數據寫入內存數據結構的過程中,會發生多次磁盤溢寫操作,也就會產生多個臨時文件。最後會將之前所有的臨時磁盤文件都進行合併,這就是merge過程,此時會將之前所有臨時磁盤文件中的數據讀取出來,然後依次寫入最終的磁盤文件之中。此外,由於一個task就只對應一個磁盤文件,也就意味着該task爲下游stage的task準備的數據都在這一個文件中,因此還會單獨寫一份索引文件,其中標識了下游各個task的數據在文件中的start offset與end offset。

  SortShuffleManager由於有一個磁盤文件merge的過程,因此大大減少了文件數量。比如第一個stage有50個task,總共有10個Executor,每個Executor執行5個task,而第二個stage有100個task。由於每個task最終只有一個磁盤文件,因此此時每個Executor上只有5個磁盤文件,所有Executor只有50個磁盤文件。

bypass運行機制

  下圖說明了bypass SortShuffleManager的原理。bypass運行機制的觸發條件如下:

  1、shuffle map task數量小於spark.shuffle.sort.bypassMergeThreshold參數的值。
  2、不是聚合類的shuffle算子(比如reduceByKey)。

  此時task會爲每個下游task都創建一個臨時磁盤文件,並將數據按key進行hash然後根據key的hash值,將key寫入對應的磁盤文件之中。當然,寫入磁盤文件時也是先寫入內存緩衝,緩衝寫滿之後再溢寫到磁盤文件的。最後,同樣會將所有臨時磁盤文件都合併成一個磁盤文件,並創建一個單獨的索引文件。

  該過程的磁盤寫機制其實跟未經優化的HashShuffleManager是一模一樣的,因爲都要創建數量驚人的磁盤文件,只是在最後會做一個磁盤文件的合併而已。因此少量的最終磁盤文件,也讓該機制相對未經優化的HashShuffleManager來說,shuffle read的性能會更好。

  而該機制與普通SortShuffleManager運行機制的不同在於:第一,磁盤寫機制不同;第二,不會進行排序。也就是說,啓用該機制的最大好處在於,shuffle write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數據的排序操作,也就節省掉了這部分的性能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