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不同階段,靠什麼打動投資人和老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投資人/老闆這樣的資源擁有者,他們是如何評價一個產品好壞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你作爲創業者/產品負責人,在不同的階段到底怎樣打動老闆或者投資人。

 

我們首先得意識到不同階段,看的重點是完全不一樣的,下文就以投資人看創業項目的視角來說。

 

首先在最早期的時候,他們其實並不是看產品,當然這個時候也還沒有產品,他們看做產品的團隊,特別是核心人物。我記得在2014,15年最誇張的時候,也就是風險投資最火熱的時候,當時只要你是阿里騰訊這樣的大公司裏面的中層員工,不管你出來做什麼,只要你想出來創業,就會有投資人馬上盯上你,直接說我給你三五百萬佔你10%的股份,甚至他們會主動攛掇沒有離職打算的員工出來創業。這就是典型的投人投團隊,這基本上對應着種子輪,拿了這一輪錢,團隊就要開始做產品。

 

但,畢竟投人靠的是這個人過去的信用背書,只能拿到第1輪錢,下一輪就得看做出來的那個東西,也就是產品了。投資人思考一下解決的問題是不是靠譜,解決方案對不對,如果路子對的話,那這個時候可以拿到第2輪資源,這個差不多對應着天使輪,常見的金額是大幾百萬到小几千萬人民幣,金額和行業與產品形態相關。

這一輪的錢呢,通常我們就要做一些市場行爲,和真實的用戶互動來優化產品。

 

再往後,產品已經出來了,更後面的一輪錢或者說資源看什麼呢,那就得看實打實的數據了,也就是市場的真實反饋,這一步我們可以稍微展開一點講,因爲真實的數據,又分爲不同階段,基本上對應着從A輪B輪一直到IPO。

 

首先看的數據是增長,這是第一階段,因爲任何一個產品在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要去驗證他有沒有真正的達成用戶價值,而某些跟增長有關的數據可以給我們很好的提示。很多傳統企業的人都很奇怪,爲什麼有些互聯網公司不賺錢,但是卻那麼值錢,投資人趨之若鶩,市值估值很高,其實就是因爲他有一條漂亮的增長曲線。因爲任何公司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只要有一條漂亮的增長曲線,那就意味着未來更大的想象力和可能性,我們就不應該把資源拿來用作變現,而應該去儘量的維持更大更長時間的增長,有了這個想象力以後,將來總是被認爲不愁賺錢的,所以這個階段賺不賺錢其實並不重要。

對了,需要補一句的是這裏說的增長,是良性的增長,是有留存的增長,而不是做出來的數據。

 

那增長畢竟總會碰到瓶頸,那看數據的第2個階段呢,那就要開始看你能不能賺錢了,賺錢我們講又可以細分爲收入和盈利,其實是不一樣的概念,有沒有收入是用戶對你的認可,願不願意拿錢來投票,這是最實打實的,而有沒有盈利呢,就是看你自己內部的一些運轉效率了,這個包括生產研發的效率和營銷推廣的效率等等。

講到這裏,我覺得可以去好好研究一下瑞幸的做法,他在不同階段到底做什麼數據,其實是很有講究的。

 

跟錢有關的數據,如果還是比較好的話,那你的公司就很有可能可以準備上市了,上市之前看的數據又會不一樣了,這個時候會看市場的佔有率,也就是說會思考整個市場有多大,將來這個市場大小是如何變化的,你在其中又能分到多少份額,將來這個份額又是如何變化的,這個視角會上升到整個行業生態,這是對你最終值多少錢的一個終極評估。

 

好了,這一篇就講到這裏,我是用語音輸入法直接轉文字的,所以看起來可能有點囉嗦,然後做了一些簡單的編輯修改,不知道大家看這樣的文章感覺如何。

__________

蘇傑(iamsujie),前阿里產品經理,寫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三本書,現在做創業者服務,良倉孵化器創始合夥人,也是產品創新獨立顧問。

更多產品創新話題,點擊原文,免費試聽在線課程。